河北苗木基地
咨询热线:15369290049微信号:Gf15081270049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沭阳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调整产业结构

沭阳县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调整产业结构

发布人:河北苗木基地  浏览次数:1190  发布时间:2016年08月03日

  盛夏时节的沭阳花乡美丽而繁忙,各色花木生机勃勃,运输苗木的车辆穿梭在各大苗木市场。一个个订单接踵而至,经营理念日益成熟;一项项新技术落地开花,牢牢把握住市场“发言权”; 产业链条悄然延长,网络创业风生水起,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……

近年来,沭阳深度触网的精彩故事备受关注、广受点赞。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,该县花木产业告别传统发展方式,借网“变脸”,全力转型,在产品结构、经营模式和从业队伍上,积极探索实践,书写崭新答卷。

产品结构转型 产业链条延长


“前几年,我们主要种植、销售松柏类苗木,由于生长周期长,效益并不理想。现在网上卖‘多肉’,一年销售额达150多万元。”沭阳县扎下街道的花木经营户姜维说,多肉植物虽然管养费事,但同样一块地,与种植松柏类苗木相比,收入却可以翻数十倍以上。

姜维的成功尝试正是沭阳花木产品结构转型的缩影。


   该县花木种植面积达48万多亩,从业人数超过25万人。新的时期,如何凭借厚实的产业基础,实现稳健转型、提档升级?该县瞄准“中国南花北木集散中心”的发展定位,以市场化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,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,价值链向高端攀升。

沭阳县委书记胡建军认为,做大做强传统花木特色产业,是进一步提升“花木之乡”品牌的有力抓手、促进花木市场繁荣的重要“砝码”,更是全县花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

基于这份考量,该县不断培育、引进花木新品种,实现品种多样化,延展产业链条;另一方面,打通信息、技术、流通等环节,通过强化科技支撑,让传统花木产业转型升级,力争将其打造成百亿级的产业集群。


引进“龙头”,翻腾“龙身”。该县分别引进三叶园林、挚信园林、太合园林等一批占地3000亩以上的大型花木企业,其中三叶园林已建成1万亩规模榉树基地。借助规模企业的带动,沭阳花木产业内涵更加丰富。目前,沭阳花木品种已发展到5大类近3000种,拥有各类苗木基地28个、花木专业村46个。产业发展也形成了“两区一带”产业布局,并逐步形成了“市场+公司”、“公司+农户”的产业化之路。


干花产业是沭阳花木品种多样化的又一张名片,也是花农增收的新亮点。在花农们的巧手里,松塔、竹丝、麦苗、柳条、树叶、玉米皮等农村常见废料,脱胎换骨成别致的干花,成为市场上的“香饽饽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该县干花加工企业达100多家,干花品种300多种,产品远销美国、日本、荷兰等国家。


发展方式转向 经验理念升级

早在2001年,沭阳县新河镇农民就已开始利用贴吧、论坛推销花木。2003年10月,部分青年人尝试在淘宝网开网店。如今,十多年过去了,该县花木电商产业的变化不仅仅是销售额的跳跃,更体现在产业发展方式从传统粗放到科学集约的蝶变。


这两年,沭阳通过实施“一村一品一店”,各乡镇、村(居)实现产业联动,全新的特色产业带正在形成。


一位在沭阳采购过苗木的外地专业人士道出了自己的难忘经历——从一个苗木基地一次性采购超过2万棵同一品种法桐,几近不可能;但在沭阳,花木合作社通过业已形成的信息联动机制,很快就能将2万棵法桐送到指定装车地点。这2万棵法桐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苗木专业村,但各个村都有一个自己的主打树种。该人士认为,这就是“一村一品一店”的魅力,多个品种既分散、又联合的模式分摊了市场风险,在市场竞争也就有了话语权。


联动机制更活了,产业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步提升。该县进一步畅通“产、学、研”结合渠道,做好新技术、新品种推广应用,培育具有市场定价权的特色产品;引导创业者参与专利申请、科技创新,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彰显更浓郁的发展特色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县还积极引导创业者增强品牌意识,自觉杜绝和抵制同质化、无序、恶性竞争,不断放大花乡品牌效应。


科技含量也蕴含在龙头企业里。沭阳鼓励花木大户申办绿化公司,拓展信息网络,提升软实力,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。如今,该县现有注册花木企业288家,其中一级园林绿化资质企业1家,二级园林绿化资质企业10家,三级企业42家,这些园林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,为产业发展、花农种植带来先进的品种、技术及管理模式。


如今,伴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,线下从育种组培、栽植管护、到市场批发、物流配送;线上从店铺装修、摄影美工,到客服推广、运营策划,沭阳实现从线下到线上、虚拟到实体的高度融合。


“电子商务发展给沭阳各类特色产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,展翅‘互联网+’,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,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,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”沭阳县委副书记、县长卞建军说。数据显示,该县去年网上销售额达40亿元,其中花木销售额占半数。


从业队伍转变 农村发展嬗变

颜集镇秋忆美多肉植物园店主荣剑和妻子仲秋香经营12个塑料大棚,种植40多种多肉植物。荣剑之前在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,毕业后受到家乡创业氛围的影响,毅然和妻子回到家乡创业。


无独有偶,仙绿园林公司负责人胡光,2012年回村创业。他和创业伙伴发现,买进卖出的“二传手”模式已经利润微薄,于是在邻近的乡镇流转了30多亩地,自己种绿植花卉,生产、销售一条龙。

在沭阳,到处都活跃着创业青年的身影。过去,青壮年都喜欢去外地闯荡,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走俏,返乡人数显著增加,将近一半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就业。


从业队伍的年轻化,为电商经营注入了新理念、新思维。新河镇大营村“家中有果”旗舰店,依托“生意参谋”平台了解产品行业热度,及时调整经营策略;"7S"现场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;气柱包装减少花木损坏……在运营管理上,这家网店俨然一家管理规范的现代化企业。现在,网店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,用工30多人。


新理念带来新业绩,新思维催生新气象。花木产业的发展,撬动了农村的巨变。以庙头镇聚贤村为例,该村实施公司带基地,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,花木品种由原来低档次向中、高档次发展,目前全村的4480亩耕地全部种植花木。产业富了、农村美了,引领着乡风文明。该村先后荣获“全国文明村”、“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

沭阳县副县长顾宇认为,电子商务培育了一大批花木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,让一大批农村青壮年“离土不离乡”,就近创业就业。在沭阳的“淘宝村”里,几乎没有“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”等农村问题,不仅治安案件减少了,甚至连各种信访都很少。“花木+电子商务”成为既留住了农民,又能让农民致富的好路子。



如果你感觉本文内容不错,请点击↑↑↑分享按钮给你的朋友~ ~​
相关内容:网销苗木互联网+苗木互联网销售苗木

说两句吧:

必填

选填

选填

记住我,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